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年轻的康熙帝设计,将辅政大臣鳌拜逮捕下狱。康熙帝虽然没有诛杀鳌拜,但他还是遭到革职籍没的惩处,并在不久后死于禁所。然而,鳌拜的家族并未就此退出历史舞台。雍正年间万德策略,鳌拜的一位孙子备受雍正帝的赏识,并且奉命出征,后力战而死。那么,鳌拜的这个孙子到底是谁,又是如何战死的?
一、鳌拜之孙
此人名叫达福,姓瓜尔佳氏,出身满洲镶白旗。虽然史书没有明确交代达福的父亲是谁,但从爵位的传承情况来看,应该是鳌拜的长子纳穆福。康熙六年(1667),鳌拜晋封为一等公万德策略,原来的二等公爵位由纳穆福承袭。康熙八年(1669年),随着鳌拜集团的垮台,纳穆福也失去了一切官职、爵位,不过他以及儿子们侥幸保住了性命。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帝就对鳌拜进行了重新评价,“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但是他并不愿意让鳌拜的子孙们来承袭爵位,还说达福这些人“行止不端”。经过一段时间的挑选,康熙帝终于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作出决定,将鳌拜生前的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职交由苏褐(鳌拜亲弟的孙子)承袭。
二、时来运转万德策略
康熙六十年(1722年),苏褐病死,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职再度出现空缺,吏部认为应由鳌拜的孙子达福承袭。此时的康熙帝终于“原谅”了鳌拜的子孙们,批准了吏部的奏请。一年后,康熙帝病死,雍正帝继承皇位。到了雍正五年(1727年),达福受到了雍正帝的召见,并且给雍正帝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印象。
此时的雍正帝认为既然父皇已经宽恕了鳌拜,那么鳌拜生前的爵位就应得到恢复,于是他下旨“将鳌拜效力所得一等公爵,给达福承袭,世袭罔替”,同时还让达福担任散秩大臣。不久后,达福又被雍正帝任命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左翼前锋统领。这位在康熙时期备受歧视的罪臣之孙,转眼就成为雍正时期的朝中新贵。
三、战死沙场
之后,雍正帝打算对准噶尔用兵,用武力一举解决掉噶尔丹策零。对此,达福认为“彼得诸头领心,我数千里远攻彼效死之士,不可”。不过雍正帝没有采纳达福的建议,并且任命达福为参赞大臣,辅佐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出征。之后,达福率领部分京城八旗将士,踏上了西征的道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再也不会活着回来了。
雍正九年(1731年)和通泊之战爆发!傅尔丹轻敌冒进,结果遭到围攻,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清军在撤退时,达福承担殿后的任务,他率军与准噶尔军队展开血战,“连日力战,杀贼千余”,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沙场。雍正帝闻讯后,对达福进行褒奖,“以故超武公达福子岱屯袭爵”。乾隆年间,乾隆帝对鳌拜的子孙进行降爵,降为一等男。
一鼎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