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雨给广东宏远找大外援的事有了新动静,前四川男篮的马里奇进入了谈判名单。与此同时爱一配,前广东后卫刘晓宇以助教和球员双重身份加盟宁波男篮。这两件事凑到一起,倒让人看清了当下CBA的一些新门道。
先看马里奇。上赛季他在四川男篮的数据摆在那,场均18.5分11.2篮板2.1助攻,投篮命中率54%,三分线外还有32%的准星。能在篮下卡位抢篮板,能在防守端干扰对手投篮,偶尔还能拉到外线投个三分,这样的表现确实让他成了CBA内线里的实用型选手。广东宏远放弃莫兰德后,大外援位置空了小半年,朱芳雨为啥偏偏盯上他?
要知道,广东过去选外援向来瞄准的是NBA边缘或欧洲顶级选手,像以前的积臣、布鲁克斯,都是能凭一己之力改变比赛节奏的外援。可这两年,他们的策略明显变了。小外援签了麦考尔和奎因,名气不算顶流,但性价比突出。如今追马里奇,更像是延续了这种思路——不贪大牌,只找合适的。
展开剩余70%这背后藏着两个原因。一是联赛外援政策收紧,工资帽压得低,想找既大牌又听话的外援越来越难。马里奇已经在CBA打了一个赛季,熟悉判罚尺度,知道怎么和国内球员配合,省去了磨合成本。二是广东的内线其实不缺人,易建联虽然年龄大了,但余威仍在,张明池、徐昕这些年轻球员也需要出场时间。他们要的不是一个大包大揽的外援,而是能在特定时段顶上去,帮国内球员分担压力的角色。马里奇的风格,刚好能嵌进这个体系里。
再看刘晓宇。上赛季他在北控男篮场均7.8分3.5助攻,出场22分钟,数据不算亮眼,但关键时刻的传球和防守判断,还是能看出老将的经验。宁波男篮现在的阵容里,25岁以下的球员占了六成,打快攻时跑位乱,遇紧逼就失误,正缺一个能在场边喊、场上带的人。
刘晓宇的双重身份,其实是种双向妥协。对宁波来说,签一个助教兼球员,比单独签助教+替补后卫省钱,还能避免更衣室隔阂。对刘晓宇自己,34岁的年纪,想在争冠队当主力不现实,但彻底退居二线又不甘心,这样既能保持比赛状态,又能积累教练经验,为退役后铺路。
但这里面也有风险。训练时要给年轻球员示范动作,比赛时还要自己上场拼,体能分配是个问题。万一某场比赛打得不好,场边指导时球员会不会不服?这些都是接下来要面对的考验。
这两件事凑到一起,其实反映了CBA现在的趋势。外援市场不再盲目追求“明星效应”,转而看重“适配性”;老球员的转型也不再只有“退役当解说”或“进管理层”两条路,而是出现了更灵活的中间选项。
对广东来说爱一配,要是马里奇真能来,和内线年轻人形成互补,或许能让球队在季后赛走得更稳。对宁波而言,刘晓宇能不能把经验转化成球队的战斗力,还要看接下来的比赛。而对整个联赛,这样的尝试多了,或许能让CBA在商业价值波动的当下,找到更扎实的发展节奏。
发布于:北京市一鼎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