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建国天天配资网
1939年11月初进行的雁宿崖、黄土岭战斗是八路军抗战的一次重大胜利,击毙日军高级指挥官阿部规秀中将,这在当时华北战场还是第一次,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信心,奠定了晋察冀地区反“扫荡”胜利的基础。阿部规秀也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因此,这次战斗意义非凡。而80多年来,却鲜有人知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的前奏是蔚县麻田岭战斗,也就是说,闻名遐迩的黄土岭战斗是由蔚县麻田岭战斗而引发的。那为什么麻田岭战斗被湮没鲜有人知呢?原因是当时指战员们将麻田岭误读误写为摩天岭,即使在战史记录以及后来老干部们的回忆录中,也是将“麻田岭战斗”写成“摩天岭战斗”,所以,80多年来“摩天岭战斗”的说法一直以讹传讹,直到2010年春天的时候,由笔者提供的一条信息,才使北京一位专门研究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战史的专家厘清了这一历史事实的脉络,所谓的“摩天岭战斗”实为“麻田岭战斗”。
一、麻田岭战斗的来龙去脉
七七事变发生后4个月的1937年11月7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宣告成立,下辖4个军分区,其中杨成武将军任司令员的第一军分区管辖地域为:山西省的灵丘、广灵;察哈尔省的阳原、蔚县;河北省的涞源、易县、涞水、定兴、徐水、满城等县。而日军华北驻屯军110师团管辖地域为河北省的涞源、易县、涞水等县以南。1939年5月20日,在夏季反“扫荡”中,第一军分区在易县大龙华一带打了一场歼灭战,史称大龙华战斗,这一战共歼敌400余人,日军大龙华据点被攻破。面对日益壮大的八路军,日军华北驻屯军调整了兵员与战略部署,8月底,日军华北驻屯军将河北省涞源地区划给驻张家口的蒙疆驻屯军第二独立混成旅团管辖,企图让蒙疆驻屯军第二独立混成旅团协助华北驻屯军110师团,打通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北大门,一举消灭晋察冀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
◆1939年5月20日,在大龙华战斗中歼敌4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图为正在搜查日军司令部。
蒙疆第二独立混成旅团接到布防涞源地区的命令后,马上制定了从蔚县西合营以南的九宫口开始,中间经过麻田岭、曹庄子、草沟堡,以及涞源的上庄、中庄等地修一条公路直通涞源,与易(县)涞(源)公路连接的方案。这条公路的终点要修到阜平(晋察冀军区驻地)。应该说日军的执行力还是很坚决也很迅速的,他们派捐抓夫,在九宫口峪中开工修筑公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条公路就修到了蔚县的麻田岭。如果这条公路修通,除了对一分区的威胁危害最大外,还关系到在阜平的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以及在唐县的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的安危。所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要求一分区必须打掉摧毁日军的筑路队,切断日军可以通汽车的交通线。一分区立即组建了北进支队,由一分区参谋长黄寿发(1911年出生,福建省新泉人,抗日战争初期,担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参谋长)带领2个营的兵力,一个是马辉任营长的第一军分区直属特务营,另一个是罗化明(抗日战争初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第1团3营营长,1941年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教导团团长,1943年在河北省行唐县反“扫荡”战斗中牺牲)任营长,张英辉任副营长的1团3营,共计800多人。北进支队冒着初冬的严寒,从易县狼牙山南出发,一路上昼伏夜行,7天后从易县经涞源县潜伏至蔚县麻田岭日军修筑公路的据点附近。10月19日半夜袭击了在麻田岭村附近的日军筑路队。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共歼灭100多名日伪军,缴获机枪10挺、步枪100多支,还有弹药、粮食、牲口等战利品,修筑的公路也被破坏。之后,黄寿发率领的这支北进支队,一鼓作气,从麻田岭往南打,一下子把草沟堡(笔者注:抗战史料及老干部们的回忆录中称为曹沟堡)据点也打了下来,溃败的日伪军向南面涞源县城的方向溃逃。黄寿发指挥部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到了上庄,因部队疲乏至极才停住了脚步。
日军麻田岭修路队被消灭,公路被破坏,以及草沟堡据点被拔掉后,令刚接手管辖涞源地区还不到2个月的蒙疆驻屯军独立第二混成旅团长阿部规秀很没面子。阿部是当时日本唯一一名接受德国山地专业军事培训并且以满分成绩毕业的军官,被军部誉为“山地战专家”与“名将之花”。由于他此前在中国战绩突出,不久前的10月2日刚被日军军部由少将晋升为中将。本来这次他还想趁接管涞源地区后大显身手,修通蔚(县)涞(源)公路消灭一分区八路军乃至晋察冀的八路军,给军部以及华北驻屯军的同行们看看,没想到公路还没修通便遭到八路军的破坏不说,连草沟堡据点也给端了,这令他恼羞成怒决意报复,10月底,亲率独立第二混成旅精锐两千多人,从张家口进驻涞源县城,欲寻找一分区八路军主力进行决战。这就是后来发生的11月3日的雁宿崖战斗,以及11月7日黄土岭战斗的起因。这两次战斗后来被军史专家统称为黄土岭战斗。也就是在黄土岭战斗中,阿部规秀被一分区1团陈正湘的部队击毙,使这位“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二、“麻田岭战斗”如何变成“摩天岭战斗”?天天配资网
关于这次夜袭麻田岭的战斗,全国解放后,除了黄寿发、罗化明、邱蔚等几位早逝的将领外,杨成武、陈正湘、张英辉等多位参与参加过这次战斗的开国将军都在各自的回忆录里提到,就是在有关军史中也多有记载,只不过地名都被说成了涞源摩天岭而不是蔚县麻田岭。这或许是口误,因为这些将领们大都是南方人,南方口音比较重,且“麻田岭”三字的发音与“摩天岭”接近,所以,几十年以后,将军们在回忆时将麻田岭念成是摩天岭是很有可能的(笔者注:看有关史料得知,杨成武将军是在听汇报时记下的这场战斗,产生“口音上的误差”,所以将“麻田岭”误记成“摩天岭”)。“摩天岭”顾名思义就是形容山势高耸入云的意思,所以“摩天岭”的名字在全国各地有很多,仅当时晋察冀军区一分区范围内就有两个摩天岭。一个在涞源县东南与易县接壤的地方;另一个在蔚县北面与宣化(县)交界的地方。
◆杨成武(左)与张英辉(右)。
对夜袭麻田岭战斗,《杨成武回忆录》中是这样描述的:
南线失败后,敌人就把攻击重点转移到北线——即我们一分区这面来了。
首先,敌人从九宫口、经摩天岭、曹庄子、上庄、中庄,动工修筑一条汽车路。这条路与涞源公路干线衔接,可以把大量兵员及武器装备运到前线来,增强敌人的机动性。一旦汽车路筑完,他们在北线的冬季“扫荡”即可全面开始。
我们当然不能让敌人得逞,便立刻组织了“北进支队”,由分区参谋长黄寿发同志率领,专门打击掩护筑路的敌人。十月十九日,“北进支队”夜袭摩天岭,消灭了一百多名日伪军,把摩天岭公路彻底摧毁了。
而张英辉将军在回忆录中也是将麻田岭战斗说成是摩天岭战斗:天天配资网
十月中旬,日本鬼子要在张家口到涞源之间修公路,出动了一部分日军和伪军,有一支以汉奸“李受信”(笔者注:实为李守信)为首的伪骑兵营,驻到西河营(笔者注:西合营)南面的“摩天岭”半山腰上。当时马辉同志率二区队(笔者注:此处叙述有误,特务营改编为二区队和马辉担任二区队区队长是在1942年)负责打驻在摩天岭山脚下日军,我三营的任务是偷袭摩天岭,消灭伪骑兵营。那时的三营营长是罗化明,政委是邓经纬。我们从狼牙山到摩天岭行军一个星期,为了出其不意打击敌人,我们必须从陡峭的摩天岭北面上山,上到山顶以后再从南面下到半山腰,直插敌骑兵营驻地的背后……
◆河北省蔚县麻田岭公路和麻田岭村,当年战斗的发生地点。
摩天岭,听名字就知道很高,北面山峰陡峭,崎岖险峻几乎没有路,加上天气寒冷,有的战士冻得走不稳。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艰难地爬到山顶,下山的路要好一些,有梯田和坡路,有的连队是顺着下山的路走,我们连为了争取时间干脆顺着陡坡滑下来,有的坐在地上出溜,有的用棉被包着头往下滚,下来以后迅速包围敌人驻地。敌人凭借天险自以为很安全,万万没想到八路军会从后山下来。这时候天渐渐黑了,敌人发现情况,一边打枪一边向房屋里撤,正在看地形的营长罗化明突然被敌人子弹打中负了重伤,不能继续指挥,因为我是营里资格最老的连长,所以教导员邓经纬把我叫去商量怎么个打法。在这之前我已经看过地形,所以果断地说:“我们已经把敌人包围了,必须尽快开始战斗,如果拖延了时间,张家口的敌人就会来增援。”天已经完全黑了,露天宿营的敌人全部钻到房子里,想依借屏障进行顽抗。我想,首先要让敌人从屋里出来才好打,看见敌人丢了满地的草席子我就想到了用火攻的办法,我让战士们把草席敛过来,卷上莜麦秸,捆好,点着火以后滚到房子的墙根下。这办法真灵,房子一下就被点着了,敌人慌慌张张地从屋里陆续跑出来,我们用机枪扫射,逼得敌人很快就投降了。前后近两个小时结束战斗,俘虏敌人一百多名,机枪十挺,步枪一百多支,还有弹药、粮食和牲口,战士们可高兴啦,都说这仗打得真痛快。
从《杨成武回忆录》与《张英辉回忆录》中所说的“摩天岭”附近的几个地名来看,就知道这个摩天岭并非涞源县内的摩天岭,以及蔚县北面的摩天岭,而是蔚县境内九宫口南面,草沟堡北面的麻田岭。
三、一封信恢复“历史真相”
2010年,笔者在新浪博客发了一篇标题为《父亲的抗战》的文章,描写的是父亲于1939年腊月上蔚县大南山参加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邱(会魁)支队抗日救国的故事。文章发表后,一位杨姓博友看到文章与一分区有关,就主动加我好友。相互成为好友后得知,这位杨姓朋友是专门研究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军史战史的。他对一篇标题为《1939年一分区北进支队夜袭摩天岭战斗》的文章中、一些老干部们回忆录中以及一些军史馆里的资料中记录的“摩天岭”这个地名一直迷惑不解。因为这次夜袭摩天岭(麻田岭)的一些战斗地点,怎么也与蔚县的摩天岭与涞源县的摩天岭对不上号。据他研究,张英辉将军在回忆录里说的他们从易县狼牙山以南出发,昼伏夜行七天潜伏到摩天岭附近。这很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从狼牙山以南到易县与涞源县相接处的摩天岭,即使是昼伏夜行也根本用不了7天,顶多2天,甚至是当天就能到达。而如果夜袭的是蔚县与宣化县交界处的那个摩天岭,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从涞源县城以北到蔚县、宣化、张家口之间,都是日军的占领区。而北进支队800多人要从易县狼牙山南穿插到蔚县、宣化县交界的摩天岭去奔袭,虽然在时间上7天有可能,但是800多人的吃喝拉撒睡,还有携带的枪支弹药作战装备,以及众多的担架队等,白天怎么埋伏?而出了蔚县大南山往北,基本上就是平川与浅山丘陵区,根本不允许这么多人这么长距离的奔袭。
针对他的这个疑问,笔者给他去了一封信,为他提供了我们白乐一位老军人于1939年10月在麻田岭为日军修路时参加了八路军的情况。
这封信其中的内容是:“关于袭击摩天岭一事,真正的地点是蔚县的摩天岭(我们蔚县人叫麻田岭),在草沟堡乡,当时日本人在那里修公路,我们川下的人被抓民夫去那里修公路,其中我们村一个人在当民夫,说一天半夜里,八路军袭击了在那里修路的日军队伍,让民夫们想跑回家的就回家,不回家的就跟着八路军抗日。我们村那人跟着去抗日了,他们这支队伍后来去了延安,1945年毛主席去重庆谈判时乘飞机,他们这支队伍是在地下做的掩护,解放后这个人当了团政委,他叫赵振华,80年代末病故。我们读小学时,他给我们做忆苦思甜报告就说过这些事,我还有一本马辉将军赠送我他写的回忆录《驰骋华北》一书,书中也回忆了袭击摩(麻)天岭的事。我父亲也是一个老八路,他是1939年冬天参加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邱(会魁)支队,2001年去世。”
他看了信后,又查阅比对了高清军用地图,并且还亲自来到蔚县的麻田岭与草沟堡一带进行了考察,使他终于弄清楚1939年10月19日夜里,一分区北进支队袭击的是日军在蔚县麻田岭的筑路队,而将军们回忆录里的“摩天岭”实属麻田岭的口误。
再说说我们白乐这位老军人,他叫赵振华(笔者注:参军前原名为赵珍),1939年的时候他20多岁,是作为村公所派的民夫到蔚县大南山九宫口峪里为侵华日军修筑宣(化)涞(源)线的公路。秋季的一天夜里,八路军袭击了麻田岭附近日军的筑路队,消灭日伪军100多人,赵振华就是在这天夜里参加了八路军的,所属部队为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第1团。1944年2月,第1团接到八路军总部命令,重返延安做卫戍保卫工作,赵振华随1团去了延安。1971年春,赵振华携眷从兰州部队(军区)空军某部团政委的职位病休,回到家乡白乐镇内柳树关(四村)休养。其中赵振华的大女儿赵玉香、次子赵玉庆两人与笔者是从初中到高中的同班同学。在我们读书的时候,也就是1972年春季的一天下午,白乐公社(镇)中心校召开了一次全公社(镇)各学校学生参加的忆苦思甜教育大会,邀请老军人赵振华给大家作报告,笔者亲耳聆听了他讲述自己如何参加八路军抗日,以及1945年毛泽东主席赴重庆谈判时,他们部队在地面跟着飞机跑作掩护的报告。藉此才向北京这位博友提供了赵振华参军的情况,使他终于弄清楚一分区北进支队夜袭的是蔚县的麻田岭,而非涞源县的摩天岭。
本文参考资料:《杨成武回忆录》、《张英辉回忆录》、陈正湘著《挥戈集》、蔺柳杞著《长城烟尘》、《燕山儿女》第二辑、《一分区战报》、《一分区史研究》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一鼎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